40,000多次针对API环境的网络攻击旨在注入恶意代码

40,000多次针对API环境的网络攻击旨在注入恶意代码

2025年上半年,网络安全领域见证了针对API的攻击出现前所未有的激增,威胁行为者在4000个受监控环境中对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发起了超过4万起有记录的攻击事件。

这种令人担忧的升级标志着攻击方法的根本性转变,因为网络犯罪分子已将API视为进入现代数字基础设施的最有利可图且最易受攻击的入口点。

与需要人为交互的传统Web应用攻击不同,基于API的攻击活动可以完全自动化,使攻击者能够在极少人工监控的情况下执行数百万次恶意请求。

这些攻击的复杂程度已从简单的侦察探测升级到包含复杂的业务逻辑漏洞利用,攻击者会利用合法的API功能来实现未授权的目标。

现代威胁攻击者正在部署无头浏览器、住宅代理网络和先进的自动化框架,以策划与正常流量模式无缝融合的攻击活动。

这些攻击针对关键端点,包括认证系统、支付处理接口和数据访问点,其中金融服务首当其冲,占所有记录事件的26%。

Imperva的分析师发现了一个尤其令人担忧的趋势:攻击者将44%的高级机器人活动集中在API环境中,尽管API仅占总体攻击向量的14%。

这种不成比例的关注表明,网络犯罪分子将API视为高价值目标,因为它们提供了通往敏感数据和金融系统的直接途径。

研究团队记录了一些案例,其中单次攻击活动发起的应用层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针对金融API的请求量达到每秒1500万次,这体现了现代以API为目标的攻击活动所具有的大规模性和协同性。

针对API环境所采用的攻击方法,显示出攻击者对应用程序逻辑和业务工作流程有着复杂的理解。

威胁行为者正在实施参数篡改技术以操纵结账流程,执行促销码滥用循环以耗尽营销预算,并针对身份验证端点进行系统性的凭证填充操作。

这些攻击之所以能够得逞,是因为它们利用了符合文档规范的有效API调用,这使得基于特征的检测系统和传统的Web应用防火墙无法发现它们。

高级持续性逻辑漏洞利用技术

当代API攻击中最令人担忧的方面,是通过安全研究人员所称的“有效请求操纵”对业务逻辑进行系统性滥用。

攻击者已开发出复杂的方法,用于识别并利用复杂API工作流中固有的逻辑不一致性,尤其针对多步骤流程,如电子商务结账序列和金融交易授权链。

这些高级攻击活动通常始于自动化侦察阶段,在此阶段,攻击者会利用Burp Suite等工具和自定义Python脚本来绘制API端点地图并识别参数关系。

一旦目标端点被编目,威胁行为者就会部署专门的自动化框架,这些框架能够执行数千个看似合法的请求,同时系统性地探测逻辑漏洞。

例如,攻击者可能会提交一连串快速的促销代码验证请求,不断测试各种组合,直到找到有效的代码,然后在检测系统做出反应之前立即兑现这些代码。

这些活动中采用的持久化机制通常包括会话令牌操纵以及通过多个代理网络进行分布式请求分发,以在不触发速率限制控制的情况下维持长时间访问。

安全研究人员发现,攻击者通过精心调整请求频率和轮换攻击向量,将攻击活动维持数周甚至数月,以此保持在自动警报阈值以下,同时不断从受 compromise 的 API 端点中获取价值。

版权声明·<<<---红客联盟--->>>·免责声明
1. 本版块文章内容及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2. 部分内容由网友自主投稿、编辑整理上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该类内容的版权负责。
3. 本版块提供的信息仅作参考,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4. 若您发现本版块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修改或删除。
5. 使用者违规、不可抗力(如黑客攻击)或第三方擅自转载引发的争议,联盟不承担责任。
6. 联盟可修订本声明,官网发布即生效,继续使用视为接受新条款。
联系我们:admin@chnhonker.com
安全事件

微软OneDrive自动同步功能泄露SharePoint Online中的企业机密

2025-9-20 21:15:06

安全事件

TA415黑客利用谷歌表格和谷歌日历进行C2通信

2025-9-20 21:43:10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