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卡交换攻击日益猖獗——eSIM卡如何让SIM卡交换变得更加困难

SIM卡交换攻击日益猖獗——eSIM卡如何让SIM卡交换变得更加困难

随着 SIM 卡交换攻击激增至令人担忧的水平,电信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仅英国就报告称,2024 年 SIM 卡交换攻击数量就增加了 1,055%,从 2023 年的 289 起跃升至近 3,000 起。

电信诈骗的爆炸式增长促使人们迫切需要加强安全措施,而嵌入式 SIM(eSIM)技术成为打击这种日益升级的威胁的一种有希望的解决方案。

随着网络犯罪分子越来越多地瞄准传统 SIM 卡系统固有的漏洞,eSIM 技术提供的高级安全功能可以显著降低这些复杂攻击的成功率。

了解 SIM 卡交换攻击

SIM 卡交换,也称为 SIM 卡劫持,是一种复杂的身份盗窃形式,攻击者操纵移动运营商将受害者的电话号码转移到他们控制的 SIM 卡上。

攻击方法遵循可预测的模式:网络犯罪分子首先通过数据泄露、社交媒体侦察或网络钓鱼活动收集有关其目标的个人信息。

利用姓名、地址、出生日期和帐户安全问题等详细信息,攻击者会联系受害者的移动运营商,冒充合法客户并请求因设备“丢失”或“损坏”而进行 SIM 卡转移。

此次攻击的有效性源于其利用了基于短信的双因素身份验证 (2FA)系统,许多组织仍然依赖该系统进行安全验证。

一旦攻击者控制了受害者的电话号码,他们就可以拦截通过短信发送的验证码,从而重置密码并未经授权访问银行账户、加密货币钱包、电子邮件服务和社交媒体平台。

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表明,在美国主要无线运营商中,80% 的首次 SIM 卡交换欺诈尝试都成功了,这凸显了当前身份验证流程中普遍存在的漏洞。

SIM卡交换威胁呈爆炸式增长

全球范围内,SIM卡交换攻击的规模已达到危机水平,多项指标显示其呈加速趋势。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在2023年调查了1075起SIM卡交换攻击,造成的损失接近5000万美元。

IDCARE 报告称,2024 年 SIM 卡交换案件激增 240%,其中 90% 的事件发生时并未与受害者有任何互动。其财务影响远不止个人损失,T-Mobile 就 2020 年发生的一起与加密货币相关的 SIM 卡交换攻击支付了 3300 万美元的和解金就证明了这一点。

多种因素导致 SIM 卡交换欺诈案件急剧增加。对基于短信的双重身份验证的广泛依赖带来了巨大的犯罪投资回报,因为一次成功的 SIM 卡交换就足以窃取用户整个数字金融生活的机密。

2024年,创纪录的数据泄露事件让攻击者在暗网市场上获得了超过70亿份被盗凭证,这些凭证提供了绕过运营商身份验证所需的个人信息。2025年的加密货币牛市创造了极具吸引力的高价值攻击目标,单次攻击可能带来数百万美元的收益。

SIM卡交换攻击日益猖獗——eSIM卡如何让SIM卡交换变得更加困难

针对 Raise 的 SIM 卡交换攻击

此外,电信公司的成本削减措施也带来了新的漏洞。全球运营商越来越多地将客户支持业务外包,而统计数据显示,面临应答时间压力的客服人员更容易出现“绕过验证疲劳”。

现在,人工智能驱动的社会工程工具使攻击者能够创建令人信服的语音克隆模仿和 GPT 脚本呼叫对话,从而击败传统的基于知识的验证系统。

eSIM 技术:技术概述

嵌入式 SIM(eSIM)技术代表了移动连接架构的根本转变,从可移动的物理卡转向集成数字解决方案。

eSIM 是一种小型芯片(通常尺寸为 6 毫米 × 5 毫米),在制造过程中直接焊接到设备主板上,使用与 ISO/IEC 7816 标准定义的传统 SIM 卡相同的电气接口。

该技术通过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 (eUICC) 运行,可使用运营商配置文件进行远程编程。

SIM卡交换攻击日益猖獗——eSIM卡如何让SIM卡交换变得更加困难

eSIM 生态系统依赖于 GSMA 开发的远程 SIM 配置 (RSP) 协议,实现安全的无线配置文件管理。

激活 eSIM 时,本地配置文件助手 (LPA) 软件通过 HTTPS 联系订阅管理器 (SM) 服务,使用经 GSMA 证书颁发机构验证的 X.509 证书。

该系统采用质询-响应认证在 eUICC 和 SM 之间建立安全通道,确保网络认证密钥通过端到端加密保持保护。

每个 eSIM 都包含一个在制造过程中编程的永久 eUICC ID (EID),它是安全配置服务的基础。

该技术支持单个设备上的多个运营商配置文件,允许用户在网络之间进行数字切换,而无需更换物理 SIM 卡。

这种数字优先方法消除了与物理 SIM 卡管理相关的许多漏洞,同时引入了新的加密保护层。

eSIM 技术如何增强 SIM 卡交换安全性

eSIM 技术通过引入多项关键安全增强功能,解决了导致传统 SIM 卡交换攻击的根本漏洞。其中最重要的保护措施在于消除物理访问风险。

与可拆卸的 SIM 卡(可在设备之间取出和转移)不同,eSIM 卡永久嵌入设备硬件,因此,除非使用复杂的工程工具,否则几乎不可能实现物理盗窃。这种嵌入式特性可以立即杜绝最容易的 SIM 卡劫持方法。

eSIM 配置文件的数字激活过程需要多层身份验证,这比传统的运营商验证程序要强大得多。

eSIM 激活通常涉及扫描二维码或使用安全的应用内流程,必须直接在目标设备上确认。

此数字配置流程受 GSMA 安全标准管辖,增加了多个验证层,与针对呼叫中心代表的社会工程策略相比,未经授权的转移变得异常困难。

SIM卡交换攻击日益猖獗——eSIM卡如何让SIM卡交换变得更加困难

高级加密协议构成了 eSIM 技术的另一项关键防御机制。eSIM 卡对所有数据存储和传输采用端到端加密,这使得拦截和篡改比传统 SIM 卡更具挑战性。制造过程中注入的加密密钥可创建安全的身份验证链,使其无法轻易复制或泄露。此外,eSIM 卡配置文件无法克隆或复制,从而消除了影响物理 SIM 卡的主要攻击媒介。

远程管理功能为用户和运营商提供增强的安全控制。如果设备丢失或被盗,可以立即远程停用 eSIM 配置文件,切断设备与网络的连接,防止未经授权的使用。这种快速响应能力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至关重要,并让用户能够直接控制自己的移动身份。

eSIM 管理的生物识别和基于设备的身份验证要求构建了额外的安全层。许多 eSIM 实现需要生物识别验证、设备 PIN 码或其他与物理设备直接绑定的安全措施,这使得远程攻击者更难以操纵运营商代表转移服务。这将身份验证从易受社会工程攻击的基于知识的系统转变为需要物理设备访问的基于持有的因素。

监管响应和行业举措

电信行业和监管机构已经认识到采取综合政策措施解决 SIM 卡交换漏洞的迫切需要。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于 2023 年 10 月批准了新规则,旨在建立统一的框架来保护客户免受 SIM 卡交换和移植欺诈。

这些法规要求无线服务提供商在将电话号码重定向到新设备或提供商之前采用安全的客户身份验证方法,保留 SIM 卡更改请求的详细记录,并实施处理欺诈企图的员工培训计划。

SIM卡交换攻击日益猖獗——eSIM卡如何让SIM卡交换变得更加困难

FCC 的规定还制定了安全措施,禁止员工在完成适当的身份验证之前访问客户个人信息。

虽然实施时间表面临行业阻力,合规期限因等待管理和预算办公室 (OMB) 审查而延长,但监管框架代表着朝着标准化运营商反欺诈保护迈出的重要一步。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表示,OMB 的批准可能会在 2024 年 11 月下旬完成,并鼓励供应商利用这个时间进行系统实施和测试。

行业举措通过技术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补充监管工作。GSMA 全面的 eSIM 安全框架包含严格的认证计划,例如 eUICC 安全保证 (eSA) 计划和安全认证计划 (SAS),这些计划为 eSIM 的实施制定了严格的安全要求。

这些认证流程确保 eSIM 实体满足高安全标准,并通过经过验证的安全控制降低数据泄露和攻击的风险。

限制和注意事项

尽管 eSIM 技术拥有显著的安全优势,但它也面临一些限制,这些限制必须在制定全面的安全策略时得到重视。社会工程学漏洞仍然是一个持续存在的威胁,因为 eSIM 激活仍然可以通过针对运营商客户服务系统的复杂模拟攻击来操纵。

虽然 eSIM 激活过程比传统的 SIM 卡交换更安全,但拥有足够受害者个人信息的坚定攻击者仍有可能成功说服运营商提供新的 eSIM 配置文件。

基于软件的漏洞引入了物理 SIM 卡所不存在的新攻击媒介。eSIM 严重依赖软件系统和云基础设施,这为复杂的网络攻击创造了潜在目标。

如果运营商账户凭证或电子邮件账户被盗,攻击者或许能够在其控制的设备上激活 eSIM 配置文件。此外,eSIM 卡还容易受到特殊攻击,例如内存耗尽攻击、锁定配置文件攻击以及利用该技术数字化特性的配置文件膨胀攻击。

兼容性和普及性挑战也限制了 eSIM 在预防 SIM 卡交换方面的直接作用。许多老款设备和某些地区对 eSIM 的支持有限,迫使人们继续依赖实体 SIM 卡。

过渡期会造成混合安全环境,一些用户可以享受增强的 eSIM 保护,而其他用户仍然容易受到传统攻击。此外,eSIM 管理的复杂性可能会给某些消费者带来可用性障碍,从而可能导致安全配置错误。

SIM卡交换攻击急剧增加,某些地区的攻击发生率增加了1000%以上,这对移动通信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需要立即采取技术和监管干预措施。

eSIM 技术通过其嵌入式架构、先进的加密协议、多层身份验证要求和远程管理功能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解决方案,直接解决了传统 SIM 卡交换攻击中利用的漏洞。

物理安全改进、加密保护和增强的验证过程相结合,使得 eSIM 能够显著抵抗社会工程策略,而这些策略已被证明对传统 SIM 卡系统具有毁灭性的效果。

然而,向 eSIM 技术的过渡必须伴随全面的安全框架、监管监督以及对不断演变的攻击方法的持续警惕。虽然 eSIM 代表着移动安全架构的重大改进,但它无法消除与电信欺诈相关的所有风险。

最有效的防御策略将结合 eSIM 采用与多因素身份验证系统,而不仅仅依赖短信验证、强大的用户教育计划和持续的行业合作来识别和减轻新出现的威胁。

随着电信行业致力于实施 FCC 法规并推进 eSIM 的采用,重点必须放在创建分层安全方法上,以保护所有技术平台上的用户,同时保持现代移动通信所需的可访问性和可用性。

版权声明·<<<---红客联盟--->>>>·免责声明
1. 本版块文章内容及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2. 部分内容由网友自主投稿、编辑整理上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该类内容的版权负责。
3. 本版块提供的信息仅作参考,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4. 若您发现本版块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修改或删除。
5. 使用者违规、不可抗力(如黑客攻击)或第三方擅自转载引发的争议,联盟不承担责任。
6. 联盟可修订本声明,官网发布即生效,继续使用视为接受新条款。
联系我们:admin@chnhonker.com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安全威胁

微软敦促 OEM 制造商修复 Windows 11 USB-C 通知问题

2025-9-2 4:06:49

安全威胁

Wireshark 4.4.9 发布,修复严重错误并更新协议支持

2025-9-2 4:14:1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