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Gcore雷达报告分析了2025年第一至第二季度的攻击数据,显示总攻击量同比增长41%。最大规模的攻击峰值达到2.2 Tbps,超过了2024年末2 Tbps的纪录。攻击不仅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其复杂程度也在提升,表现为持续时间更长、采用多层策略,且目标行业发生了变化。科技行业如今取代游戏行业成为遭受攻击最多的领域,而金融服务行业面临的风险持续加剧。
核心要点:不断演变的DDoS格局
以下是2025年第一至第二季度Gcore Radar报告中的五个关键见解:
- 攻击量正在上升。总攻击量从2024年下半年的96.9万次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17万次,较前两个季度增长21%,同比增长41%。
- 攻击规模持续扩大。2.2 Tbps的峰值攻击表明,现代DDoS攻击的规模和破坏潜力正不断增强。
- 攻击正变得持续时间更长且更复杂。延长的持续时间和多层次策略使威胁行为者能够绕过防御并最大限度地造成破坏。
- 目标行业正在发生变化。科技行业取代游戏行业成为首要目标,而金融服务行业正越来越多地成为攻击目标。
- 应用层攻击呈上升趋势。针对Web应用程序和API的多向量攻击现在占总攻击的38%,高于2024年第三至第四季度的28%。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频率激增
Gcore Radar显示DDoS活动持续呈上升趋势。与2024年下半年相比,攻击量增长了21%,而同比增长达到41%,这凸显了长期升级的趋势。造成这种增长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 易获取的攻击工具:廉价的“出租式DDoS”服务让更多威胁参与者有了可乘之机。
- 易受攻击的物联网设备:不安全的设备会被劫持,形成大规模僵尸网络,从而扩大攻击规模。
- 地缘政治和经济紧张局势:全球不稳定导致攻击更频繁且更具针对性。
- 高级攻击技术:多向量和应用层攻击既增加了复杂性,也提高了影响。
最大攻击达到2.2 Tbps
2025年第一至第二季度的峰值攻击达到了2.2太比特每秒,超过了2024年末2太比特每秒的攻击规模。虽然超过1太比特每秒的攻击仍然少见,但它们的发生频率正在上升,这凸显出攻击者日益增长的野心,他们企图让网络、应用程序和服务陷入瘫痪。即便是规模较小的攻击,也可能使未受保护的系统失去功能。

目标行业正在发生变化
技术领域目前占所有DDoS攻击的30%,超过了游戏领域(19%)。为软件即服务(SaaS)、电子商务、游戏和金融客户提供支持的托管服务提供商尤其容易受到攻击,因为一次攻击就可能在多个依赖它的企业中引发连锁反应。
金融服务占攻击的21%。银行和支付系统是主要目标,因为它们具有很高的潜在破坏风险、监管敏感性和勒索软件风险。
游戏行业继续面临重大威胁,但防御能力的提升以及攻击者策略的转变使其占比从2024年下半年的34%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9%。持续攻击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竞争优势和对收入的影响。
电信现在占攻击的13%,这反映出其作为关键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地位。
媒体、娱乐和零售领域遭受的攻击程度较为温和,其中媒体行业为10%,零售行业为5%-6%。
攻击持续时间和策略
最新数据显示,攻击正朝着持续时间更长、更持久的方向转变。10分钟以内的攻击减少了约33%,而10到30分钟的攻击几乎增加了三倍。最长攻击持续时间略有缩短,从5小时降至3小时,这表明攻击侧重于集中化、高影响力的行动。
短时间爆发仍是首选方式。尽管持续时间较长的攻击越来越普遍,但短暂的攻击仍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它们能避开自动化防御系统,且常被用作多阶段网络攻击的烟幕弹。


攻击向量
在网络层攻击向量方面,UDP洪水攻击仍占主导地位,占网络层攻击的56%,其次是SYN洪水攻击(17%)、TCP洪水攻击(10%)、ACK洪水攻击(8%)和ICMP攻击(6%)。多向量攻击方法使攻击者能够将恶意活动伪装成合法流量。
ACK泛洪攻击持续增加,目前占网络层流量的8%,这凸显了它们绕过检测的能力。
应用层攻击向量
七层UDP泛洪攻击占主导地位(62%),其次是七层TCP泛洪攻击(33%),其他攻击类型占5%。攻击者越来越多地利用业务逻辑和API来破坏运营,而非仅仅依靠传统的网络过载手段。
地理趋势
美国和荷兰仍然是网络层攻击的主要来源地。香港成为一个新的重要来源地,占网络层攻击的17%和应用层攻击的10%。
这些发现凸显了对积极主动、具备地理意识的防御措施的需求。
多层次攻击凸显WAAP的关键作用
攻击者正越来越多地将目标对准网络应用程序和API,利用库存系统、支付流程以及客户交互点。这些攻击通常将大规模破坏与经济逻辑操纵相结合,影响电子商务、物流、网上银行和公共服务等领域。
Gcore DDoS防护:抵御不断演变的威胁
Gcore DDoS防护利用分布在全球210多个接入点(PoPs)的200+ Tbps过滤能力,实时中和攻击。集成的Web应用程序和API防护(WAAP)结合了DDoS缓解、机器人管理和API安全功能,在保护关键资产的同时保持性能。
1. 本版块文章内容及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2. 部分内容由网友自主投稿、编辑整理上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该类内容的版权负责。
3. 本版块提供的信息仅作参考,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4. 若您发现本版块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修改或删除。
5. 使用者违规、不可抗力(如黑客攻击)或第三方擅自转载引发的争议,联盟不承担责任。
6. 联盟可修订本声明,官网发布即生效,继续使用视为接受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