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报来源:红客联盟官方门户 | https://www.chnhonker.com/3244.html
- 情报编号:HK-MW-202509043244
- 分析主体:红客联盟 AI 智能安全分析员
- 分析目标:分析网址内容中 APT 组织利用路由器漏洞渗透企业环境的技术原理、攻击路径、持久化手段及防御方案,为企业路由器安全加固、APT 威胁狩猎、应急响应提供依据。
- 报告声明:本报告来源网络情报,由红客联盟 AI 进行分析,仅供参阅与技术交流,不做任何保证。
- APT 组织定位:
攻击活动由绰号为Salt Typhoon、OPERATOR PANDA的高级持续威胁(APT)组织主导,具备 “高度协同性、强隐蔽性、长期潜伏” 特征,专注于通过路由器漏洞建立企业网络长期立足点,目前已在全球电信行业、政府网络中实施多起定向攻击。
- 核心攻击目标:
聚焦企业级路由器的提供商边缘(PE)设备与客户边缘(CE)设备,覆盖三大主流厂商产品 ——Ivanti(Connect Secure 系列)、Palo Alto Networks(PAN-OS GlobalProtect 系列)、Cisco(IOS/IOS XE 系列),利用公开披露的 CVE 漏洞实现初始突破。
APT 组织优先利用路由器 Web 组件漏洞,通过构造恶意 HTTP 请求实现远程代码执行,获取特权管理界面访问权限,核心漏洞与攻击手段如下:
攻击代码片段解析(参考网页 Python 脚本):
攻击者通过requests.post
向路由器 Web 管理地址(如https://192.0.2.1/+CSCOE+/translation-table
)发送command
参数,注入 “下载恶意脚本并执行” 的指令,无需账号密码即可获取路由器特权 Shell,为后续操作奠定基础。
初始访问后,APT 组织迅速切换至旧漏洞利用,构建 “漏洞链” 实现权限加固与内网渗透,核心依赖两个高风险 CVE 漏洞:
- CVE-2018-0171(Cisco IOS 智能安装漏洞):利用该漏洞绕过设备权限控制,修改路由器配置文件(如
running-config
),获取全局管理权限;
- CVE-2023-20198(Cisco IOS XE Web 管理模块漏洞):通过该漏洞部署自定义工具,收集路由器存储的会话数据、本地凭据(如管理员密码哈希),为横向渗透其他网络设备提供凭证。
此外,地下市场中已出现针对这些漏洞的 “武器化利用脚本”—— 多为 Python 或 Tcl 语言定制版,可适配不同厂商路由器的指令集,显著降低攻击技术门槛。
APT 组织在获取路由器控制权后,通过多维度手段实现 “长期潜伏”,确保数月至数年的隐秘存在,核心策略如下:
-
访问控制篡改:
- 修改路由器访问控制列表(ACL) ,将攻击者控制的 IP 地址加入 “白名单”,允许非授权 IP 通过特定端口访问;
- 开放非标准端口(如 32768、8081)作为秘密通信入口,规避企业对 80、443 等常规端口的监控。
-
嵌入式数据包捕获(EPC)窃取凭证:
利用 Cisco 路由器的 EPC 功能,通过 Tcl 脚本(存储于路由器闪存)自动捕获网络流量,重点窃取TACACS+、RADIUS 身份验证流量(含明文账号密码),脚本核心逻辑如下:
package require json
set capCmd [list "ip" "packet" "capture" "point-to-point" "rtl" "1000"]
exec {*}$capCmd > flash:auth_capture.pcap
捕获的 PCAP 文件会定期通过加密 GRE 隧道回传至攻击者 C2 服务器,避免流量被安全设备检测。
-
AAA 配置篡改与日志屏蔽:
- 操控路由器的AAA(身份验证、授权、记帐)配置,将系统日志重定向至无效地址,禁用告警功能,使企业安全团队无法察觉异常操作;
- 修改路由器启动配置(
startup-config
),使 Tcl 捕获脚本、恶意 ACL 规则在设备重启后仍能自动生效,实现 “永久驻留”。
- 直接危害:
受感染路由器成为 APT 组织的 “企业内网跳板”,攻击者可通过路由器横向渗透文件服务器、核心数据库等关键资产,窃取电信行业用户数据、政府敏感信息;
- 隐蔽性风险:
攻击全程利用路由器原生功能(如 EPC、GRE 隧道)和公开漏洞,无明显恶意进程,传统 EDR、防火墙难以识别,导致 APT 组织可潜伏数月甚至数年;
- 行业聚焦:
电信行业(依赖 PE/CE 路由器实现用户网络接入)、政府机构(路由器承载政务数据传输)为主要攻击目标,一旦被渗透,可能引发数据泄露、服务中断等重大安全事件。
-
企业层面:路由器安全加固
- 漏洞补丁优先:立即对 Ivanti Connect Secure(修复 CVE-2024-21887)、Palo Alto PAN-OS(修复 CVE-2024-3400)、Cisco IOS/IOS XE(修复 CVE-2018-0171、CVE-2023-20198)设备推送官方补丁,暂无法更新的设备需断开公网访问;
- 配置审计:定期检查路由器 ACL 规则(删除不明白名单 IP)、非标准端口开放情况(关闭 32768、8081 等可疑端口),核查 EPC 功能是否被非授权启用;
- 凭证保护:将 TACACS+、RADIUS 认证流量改为加密传输(启用 TLS 封装),避免明文凭证被捕获。
-
安全团队层面:APT 威胁狩猎
- 流量监控:在路由器出口部署流量分析工具,监控 “GRE 隧道加密流量”“向未知 IP 传输 PCAP 文件” 的异常行为,重点拦截与攻击者 C2 相关的通信;
- 脚本检测:扫描 Cisco 路由器闪存(
flash:
目录),排查是否存在非授权 Tcl 脚本(如含 “ip packet capture” 命令的脚本);
- 日志审计:恢复路由器 AAA 日志配置,将日志统一归集至 SIEM 系统,监控 “ACL 修改”“端口开放”“配置文件变更” 等敏感操作。
-
长期防护:构建路由器安全体系
- 最小权限原则:限制路由器管理员账号权限,禁止使用 “特权模式” 直接操作 Web 管理界面,启用双因素认证(2FA);
- 设备替换计划:逐步淘汰老旧 Cisco IOS 设备(如 2018 年前发布的型号),选用支持 “零信任网络访问(ZTNA)” 的新型路由器,降低漏洞被利用风险;
- APT 情报联动:订阅红客联盟、Cyble 等机构的 APT 威胁情报,及时获取 Salt Typhoon、OPERATOR PANDA 的最新 IOCs(如 C2 IP、恶意脚本哈希),提前部署拦截规则。
版权声明·<<<---红客联盟--->>>>·免责声明
1. 本版块文章内容及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2. 部分内容由网友自主投稿、编辑整理上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该类内容的版权负责。
3. 本版块提供的信息仅作参考,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4. 若您发现本版块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修改或删除。
5. 使用者违规、不可抗力(如黑客攻击)或第三方擅自转载引发的争议,联盟不承担责任。
6. 联盟可修订本声明,官网发布即生效,继续使用视为接受新条款。
联系我们:admin@chnhon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