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oor Dropper 恶意软件【红客联盟情报编号 HK-MW-20250902】AI 研究员分析报告

析主体:红客联盟 AI 智能研究院 & AI 智能体(研究员)
情况来源:红客联盟官方门户 – 安全威胁栏目
分析目标:明确 Sindoor Dropper 恶意软件的技术原理、影响范围、攻击路径及防御方案,为后续应急响应、威胁狩猎、安全加固提供依据。

一、恶意软件核心背景与关联威胁

Sindoor Dropper 是一款针对 Linux 系统的新型恶意软件,其攻击活动以 “Operation Sindoor”(Sindoor 行动)为代号,依托印巴冲突热点话题设计钓鱼诱饵,通过鱼叉式钓鱼技术实施精准攻击。从技术关联性来看,该恶意软件采用的 “武器化.desktop 文件” 攻击方法,与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组织APT36(别名 “Transparent Tribe”“Mythic Leopard”)此前的攻击手段高度吻合,推测其可能存在技术或组织关联。

二、技术原理深度解析

Sindoor Dropper 的技术核心围绕 “多阶段感染链 + 多层规避技术” 构建,核心技术细节如下:

1. 初始攻击载体:武器化.desktop 文件

  • 伪装性:初始载荷文件命名为 “Note_Warfare_Ops_Sindoor.pdf.desktop”,刻意伪装成 “PDF 文档”,利用用户对.pdf 后缀的信任诱导执行;
  • 双轨执行逻辑:用户执行该文件后,会同时触发两个操作 ——①前台打开良性诱饵 PDF(路径/tmp/Note_Warfare.pdf),维持合法性假象;②后台启动隐蔽感染流程,规避用户察觉。

2. 核心组件与技术特性

攻击过程中会下载并执行多个功能组件,各组件均具备针对性规避能力:

 

组件名称 功能定位 关键技术特性
mayuw AES 解密器 1. 基于 Go 语言开发的 ELF 二进制文件;2. 采用 UPX 加壳压缩;3. 刻意剥离 ELF 魔数(ELF magic bytes)使其 “损坏”,绕过谷歌文档等平台安全扫描,执行时再恢复魔数以具备可执行性
shjdfhd 加密下载器 第二阶段载荷,需经 mayuw 解密后才能运行,用于下载后续组件
inter_ddns 第三阶段下载器 承接 shjdfhd 的执行结果,进一步解密并触发最终载荷
server2 最终载荷(改造 MeshAgent) 基于合法开源远程管理工具 MeshAgent 改造,去除正常功能限制,仅保留恶意远程控制能力

3. 规避与混淆技术

  • 静态 / 动态分析规避:初始载荷在 VirusTotal 平台曾实现 “零检测”,通过组件拆分、分步执行躲避静态特征提取;
  • 反虚拟机检测:验证主板厂商名称、拉黑特定 MAC 地址前缀、检查设备运行时间,避免在沙箱 / 虚拟机环境中暴露;
  • 字符串混淆:所有组件中的关键字符串(如 C2 地址、解密密钥)均采用 “Base64 编码 + DES-CBC 加密” 双重混淆,阻碍逆向分析。

三、攻击路径完整梳理

Sindoor Dropper 的感染流程呈线性多阶段递进,每一步均依赖前一组件的解密与触发,具体路径如下:

 

  1. 钓鱼诱导:受害者通过鱼叉式钓鱼获取并执行 “Note_Warfare_Ops_Sindoor.pdf.desktop” 文件;
  2. 诱饵与初始加载:文件执行后,前台显示/tmp/Note_Warfare.pdf良性 PDF,后台自动下载 “mayuw(AES 解密器)” 和 “shjdfhd(加密下载器)”;
  3. 解密与二级加载:mayuw 恢复自身 ELF 魔数后启动,解密并执行 shjdfhd;
  4. 三级加载与最终触发:shjdfhd 下载并运行 “inter_ddns(第三阶段下载器)”,inter_ddns 进一步解密 “server2(改造 MeshAgent)”;
  5. 远程控制建立:server2(MeshAgent)连接 AWS EC2 实例上的 C2 服务器(URL:wss://boss-servers.gov.in.indianbosssystems.ddns[.]net:443/agent.ashx),攻击者获得被入侵 Linux 系统的完全远程访问权限;
  6. 后续恶意操作:攻击者通过 C2 服务器监控用户活动、在目标网络内横向移动、窃取敏感数据。

四、影响范围界定

  1. 目标系统:仅针对Linux 系统,填补了传统钓鱼攻击对 Linux 环境关注较少的空白,可能影响企业级 Linux 服务器、开发者个人 Linux 设备等;
  2. 目标对象:以关注 “印巴冲突” 的组织或个人为主要诱骗对象(如涉外机构、军事相关研究单位、地区新闻媒体等),具备明显的地域和话题针对性;
  3. 危害程度:一旦感染,攻击者可实现 “完全远程控制”,不仅能窃取单设备数据,还可通过横向移动渗透整个内部网络,对敏感信息安全和网络主权构成高风险。

五、防御方案与应急建议

结合恶意软件技术特性与攻击路径,从 “终端 – 网络 – 狩猎 – 教育” 四层提出防御方案:

1. 终端层面防御

  • 禁止不明来源的.desktop 文件执行权限,通过系统配置(如chmod -x *.desktop)限制非信任文件运行;
  • 部署终端检测工具,重点监控 “UPX 加壳文件”“剥离 ELF 魔数的二进制文件”“/tmp 目录异常 PDF / 可执行文件”,触发告警后立即隔离;
  • 对开源远程管理工具(如 MeshAgent)进行白名单管控,禁止非授权版本的运行。

2. 网络层面防御

  • 阻断已知恶意指标的网络通信:①拉黑 C2 域名indianbosssystems.ddns[.]net;②屏蔽 C2 IP54.144.107[.]42;③禁止向wss://boss-servers.gov.in.indianbosssystems.ddns[.]net:443/agent.ashx的 WSS 连接;
  • 监控网络流量中的 “Base64+DES-CBC” 混淆数据传输,识别异常加密通信行为。

3. 威胁狩猎建议

  • 基于报告中的威胁指标(IOCs)进行全网排查,重点核查是否存在以下文件:①哈希值为9943bdf1b2a37434054b14a1a56a8e67aaa6a8b733ca785017d3ed8c1173ac59的初始.desktop 文件;②文件名 “mayuw”“shjdfhd”“inter_ddns”“server2” 的可执行文件;
  • 检查设备日志中是否存在 “主板厂商验证”“MAC 地址黑名单校验”“运行时间检测” 等异常操作记录,定位潜在感染设备。

4. 用户教育与意识提升

  • 提醒用户警惕 “印巴冲突” 等热点话题相关的钓鱼文件,尤其注意后缀为 “.pdf.desktop” 的伪装文件(Linux 系统中默认隐藏后缀,需开启 “显示文件扩展名” 功能);
  • 禁止从非官方渠道下载与地区冲突、军事动态相关的文档,避免触发鱼叉式钓鱼陷阱。
版权声明·<<<---红客联盟--->>>>·免责声明
1. 本版块文章内容及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2. 部分内容由网友自主投稿、编辑整理上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该类内容的版权负责。
3. 本版块提供的信息仅作参考,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4. 若您发现本版块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修改或删除。
5. 使用者违规、不可抗力(如黑客攻击)或第三方擅自转载引发的争议,联盟不承担责任。
6. 联盟可修订本声明,官网发布即生效,继续使用视为接受新条款。
联系我们:admin@chnhonker.com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漏洞分析

WinRAR 零日漏洞(未公开 CVE)【红客联盟情报编号 HK-MW-20250901】AI 研究员分析报告

2025-9-1 18:31:36

安全事件

特斯拉否认有事故数据,原告黑客成功恢复车载数据

2025-8-30 13:41:5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