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安全研究人员近日警告,此前以窃取用户数据著称的 “Hook” 安卓木马已完成重大更新,新增文件加密勒索功能,形成 “数据窃取 + 文件加密” 的双重攻击模式。截至 2025 年 8 月下旬,全球已有超 50 万部安卓设备检测出该变种木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拉美及非洲地区,其中印度、巴西、尼日利亚的感染量位居前三,大量普通用户及小型企业员工设备受影响。
“Hook” 安卓木马最早于 2024 年被发现,初期主要通过伪装成实用工具(如 PDF 阅读器、清理软件、VPN 应用)在第三方应用商店或社交媒体链接中传播,核心功能是窃取用户短信、通讯录、浏览器历史记录及移动支付 APP 的登录凭据。
而此次发现的变种(研究人员命名为 “Hook.R”)在保留原有数据窃取能力的基础上,新增了勒索软件核心模块,其攻击流程升级为:
- 隐蔽植入:通过 “仿冒应用下载链接” 或 “恶意广告弹窗” 诱导用户安装,安装后伪装成 “系统服务” 图标,避免被用户察觉;
- 权限获取:请求 “文件访问”“后台运行”“显示悬浮窗” 等高危权限,部分情况下通过漏洞绕过安卓系统的权限验证机制;
- 双重攻击:
- 先执行数据窃取:将用户的微信 / WhatsApp 聊天记录、相册照片、银行 APP 截图等敏感数据压缩加密后,通过加密通道发送至攻击者的 C2(命令与控制)服务器;
- 再触发文件加密:对设备内部存储及外接 SD 卡中的文档(PDF、Word)、照片(JPG、PNG)、视频(MP4)等文件进行加密,加密后文件扩展名变为 “.hooklocked”,同时在设备桌面生成 “解密指南” 弹窗。
“Hook.R” 采用 AES-256-CBC 算法对文件进行加密,加密密钥由攻击者的 C2 服务器动态生成并存储,用户设备本地不保留密钥。攻击者在 “解密指南” 中要求受害者通过指定的暗网链接提交 “设备 ID”,并支付 100-500 美元不等的比特币作为赎金,声称支付后 24 小时内提供解密工具。
研究人员测试发现,该木马的加密过程不可逆,且暂未找到通用解密密钥,受害者若未提前备份数据,支付赎金几乎成为恢复文件的唯一途径(但支付后能否成功解密仍存在不确定性)。
为逃避安卓设备的安全检测,“Hook.R” 具备多重反制能力:
- 代码混淆:通过加壳工具对恶意代码进行多层混淆,避免被杀毒软件识别特征码;
- 进程守护:若木马主进程被安全软件终止,会通过 “服务重启机制” 自动恢复运行,部分情况下还会篡改系统启动项,确保设备重启后仍能加载;
- 规避沙箱:检测设备是否处于安全沙箱环境(如模拟器、安全测试工具),若检测到则暂停恶意行为,仅在 “真实用户设备” 上执行攻击。
- 第三方应用商店:在未经过谷歌 Play 商店审核的小众应用平台(如部分地区的本土应用市场)上架仿冒应用,名称多包含 “免费”“高速”“破解” 等吸引用户的关键词;
- 社交媒体钓鱼链接:通过 Facebook、WhatsApp、Telegram 等平台发送 “福利链接”(如 “免费影视资源”“手机清理神器”),诱导用户点击下载;
- 恶意广告弹窗:在访问非法网站(如盗版视频站、赌博网站)时,弹出伪装成 “系统提示” 的广告,声称 “设备存在风险,点击安装安全插件修复”。
- 习惯从非官方渠道下载应用的用户;
- 未开启安卓设备 “未知来源应用安装限制” 的用户;
- 对弹窗广告、免费资源链接缺乏警惕的中老年用户及学生群体;
- 未安装正规手机安全软件的用户。
针对 “Hook.R” 安卓木马的威胁,安全研究人员与谷歌安全团队联合提出以下防护措施:
-
强化应用安装安全:
- 仅从谷歌 Play 商店或设备厂商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应用,彻底杜绝从第三方平台、不明链接安装 APP;
- 开启安卓设备的 “未知来源应用安装限制”(路径:设置 – 安全与隐私 – 未知来源应用安装,关闭所有非官方渠道的安装权限)。
-
及时检测与清除:
- 安装正规手机安全软件(如 Avast、卡巴斯基、腾讯手机管家、360 手机卫士),并定期进行全盘扫描;
- 若发现设备出现异常(如陌生弹窗、文件后缀变更、后台流量突增),立即进入 “安全模式”(不同品牌设备进入方式不同,通常为长按电源键后长按 “关机” 选项),在安全模式下卸载可疑应用并删除后缀为 “.hooklocked” 的文件(若已备份数据)。
-
数据备份与应急处理:
- 定期将手机中的重要照片、文档备份至云端(如谷歌云盘、百度云盘)或电脑,避免数据丢失;
- 若不幸感染木马并被勒索,不建议直接支付赎金(存在被骗风险),可联系警方报案,并向安全厂商提交样本(如通过谷歌安全中心的 “恶意软件报告” 通道),等待技术团队研发解密工具;
- 感染后立即修改所有账户密码(尤其是银行 APP、支付软件、社交媒体的登录密码),防止已窃取的凭据被用于进一步攻击。
-
提升安全意识:
- 警惕包含 “免费”“破解”“高速” 等关键词的应用,此类应用往往是恶意软件的高发载体;
- 不点击社交媒体、短信中收到的陌生链接,尤其是要求 “登录账号”“下载文件” 的链接;
- 向家人(尤其是中老年亲属)普及手机安全知识,帮助其开启设备安全防护功能。
此次 “Hook” 木马新增勒索功能,反映出移动恶意软件正从单一数据窃取向 “多功能复合型攻击” 进化,对普通用户的财产与数据安全构成双重威胁。谷歌安全团队表示,已在 Play Protect 服务中更新 “Hook.R” 的检测特征,可拦截相关恶意应用的安装;同时,正与全球各地的应用商店合作,下架已发现的仿冒应用。
安全专家提醒,安卓设备的安全性高度依赖用户的使用习惯,只要严格遵守 “官方渠道安装、开启安全限制、定期备份数据” 的原则,就能有效规避绝大多数移动木马的威胁。
版权声明·<<<---红客联盟--->>>>·免责声明
1. 本版块文章内容及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2. 部分内容由网友自主投稿、编辑整理上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该类内容的版权负责。
3. 本版块提供的信息仅作参考,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4. 若您发现本版块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修改或删除。
5. 使用者违规、不可抗力(如黑客攻击)或第三方擅自转载引发的争议,联盟不承担责任。
6. 联盟可修订本声明,官网发布即生效,继续使用视为接受新条款。
联系我们:admin@chnhonker.com